第708章

-

[]

看完行刑,朱由校肚子有些餓了,他問魏進忠:

“魏管家,本公子今天想在城外吃一點接地氣的民間小吃。”

“好的,少爺。”朱由校在魏進忠的引領下來到了鈔手衚衕內的華家飯鋪。

這家小飯館雖然裝修不夠富麗堂皇,但是他家的豬頭肉卻是北京一絕。豬頭肉色澤紅潤,香糯濃醇、鹹甜適度,肉質鮮美,肥而不膩。再配上他家的涼菜,蒜拌蘿蔔與黃瓜,朱由校一口氣吃了一大盤子肉,還意猶未儘。

“魏管家,這豬頭肉是怎麼做的?”朱由校喝了一杯茶水,問道魏進忠。

“少爺,這豬頭肉是熏製的,其他地方的燻肉也算是名產,但煙氣太重,冇有這裡的熏豬頭好吃。”

“這華家飯鋪是有什麼秘方嗎?”

“少爺,其實也冇有什麼秘方,這家店的豬頭肉是用茯苓、當歸等藥材熏製的。熏之前,取新鮮豬頭先醃三五日,然後取出來掛在過風處,晾它十天半月,讓其收水風乾,再吊在熏籠裡用藥材來熏,微火輕煙,熏好一隻豬頭,總得一個多月工夫。”

“為啥隻是豬頭呢,豬肉中不中?”

“豬肉就差一點了,因為豬頭上骨頭多,處處有縫隙,熏煙炙進去,從裡麵再往外透,藥材的香味兒便徹底滲了進去。”

正在朱由校大快朵頤的時候,有幾個兵丁模樣的人來到店門口衝店夥計大喊:“店家,我們吳軍門要的豬頭肉呢?”

“準備好了,準備好了,我這就給你們。幾位軍爺在店裡要不要吃點啊?”店老闆滿臉堆笑,立刻把準備好的食盒給這幾位兵丁。

“不用了,店家,我們要走了。”這幾位兵丁抬腿就走了。

朱由校有些好奇,問給他倒茶的小夥計:“夥計,這幾個軍爺是乾什麼的呀?”

“客官,這還看不出來,這是給家裡的總兵老爺送飯的啊!”小夥計回話。

“是哪位總兵啊?”

“是遼東的總兵祖大壽啊!”

“祖大壽,他應該是在關外吧,從你這買豬頭肉也太遠了吧?”

“對啊,所以幾位軍爺走的火急火燎的。這都是要連夜出山海關六百裡加急送到寧遠給祖總兵吃的,剛剛這幾位都是祖總兵的家丁親衛。”

“祖總兵家丁很多啊,錢也很多啊,還能這麼享受。”

“那當然了,當然我也隻是聽說啊。據說祖總兵家裡家丁有五百多人呢。”隨後店小二就被老闆叫回去乾活了。

吃完午飯,朱由校離開飯鋪,又回到熱鬨的街市。

在穿越者知道的那個曆史位麵中,如果他告訴這些百姓們,大明的一統江山不遲不早,偏偏註定就在他們這一輩人的麵前徹底坍塌,眼前這無限的繁華將灰飛煙滅,這是多麼荒唐、愚蠢和不可思議!

朱由校想到這裡,握緊了雙拳,他跟魏進忠吩咐道:“回宮吧!”

回到乾清宮,已經是黃昏了。秉筆太監劉時敏帶了一些奏疏給皇上看。朱由校一看,幾乎都是彈劾熊廷弼無能的奏本,心裡一怒,他下令道:“叫孫承宗到中極殿來見朕。”

到了中極殿,皇帝問內閣首輔:“這幾封奏疏,孫先生怎麼看啊?”

這幾份奏疏孫承宗都看過,說實話一點道理都冇有。

首先,禦史姚宗文曾經去巡視過遼東前線,他上疏遼東的疆土日益縮小並指責這是現在的遼東經略熊廷弼的錯誤。他指責熊廷弼廢棄眾人的策略而認為隻有自己一個人的智謀是傑出的,並且說:“軍馬不訓練,將領不安排,人心不依附,刑法的威力有時不起作用,土木營造冇有停止的時候。”

緊接著,河南道禦史顧慥也開始彈劾熊廷弼。顧慥指責他出山海關過了一年,隨意行動冇有一定的規劃;蒲河失守,隱匿不向上報告;扛著武器的士兵隻用來挑土開河,尚方寶劍隻用來耀武揚威。

禦史姚三元就更過分了,他彈劾熊廷弼冇有謀略的事八件,欺君的事三件,說不罷免他,遼東必然保不住。

禦史張修德彈劾熊廷弼說他破壞了遼陽城的防衛,給事中魏應嘉也附和這幾位言官的意見。

最後一份奏疏是禦史惠世揚寫的,這是彈劾湯賓尹順帶著把熊廷弼捎上的。

孫承宗思索了一下,朗聲答道:

“臣以為這些彈劾冇有道理。熊廷弼是沉穩雄豪有氣概謀略的能人,授給他節符和斧鉞,能夠自己委派設立偏將以下,不使文官因稍有見識沾沾自得淩駕於其上。邊疆小勝小敗,都不足以追究,重要的是把守關塞不得擅入,而慢慢的為恢複舊疆土做考慮。”

孫先生,那你知道為什麼以姚宗文為首的那幾個言官彈劾熊廷弼嗎?”

“回陛下,臣下對遼東邊防熊廷弼和那幾個言官的恩怨瞭解一些。”

“好,孫先生你講一講。”

“陛下,熊廷弼這個人正如我所說,治遼有功。但他性剛負氣,好罵人,不為人下,不善於與同僚搞好關係。”

聽孫承宗說完,朱由校才明白紛爭的來龍去脈。

熊廷弼當禦史時,與禦史劉國縉和戶科給事中姚宗文都排斥攻擊東林黨人,因此頗有些交情。

不久,劉國縉因事被貶官。及朝廷議用遼人時,又召他為兵部主事,讚畫遼東軍務。因為他是遼東人,主張募遼東人當兵,與熊廷弼意見不合。劉國縉招募了一萬七千遼兵,這些兵身體孱弱,不能彎弓射箭,也用不慣火器,冇有盔甲,冇有馬匹,冇有兵刃,軍紀奇差無比。

劉國縉把他們派往各地戍守,後來他們幾乎全部逃光。熊廷弼對此很不滿意,奏報朝廷。劉國縉受到嚴厲斥責,從此更加痛恨熊廷弼。

姚宗文,原係劉國縉的門下,他任戶科給事中時,因為遇到喪事回家守孝。回朝時欲補官,屢次上疏而不得準。便寫信給熊廷弼,請他推薦自己。熊廷弼冇有答應,姚宗文於是也懷恨熊廷弼。後來姚宗文通過拉關係,得到前任內閣首輔方從哲的賞識,成為浙黨的一員,被舉薦為吏科給事中,閱視遼東兵馬。

劉、姚二人為了報私仇,聯手上疏彈劾熊廷弼。同時並竭力煽動同夥大肆攻擊熊廷弼,必欲去之而後快。

“原來是這麼回事,那惠世揚彈劾湯賓尹和熊廷弼是怎麼回事?”

“湯賓尹曾經捲入一場烈女案裡,熊廷弼是當時這個案子的主審人,他判定湯賓尹無罪,還在縣衙亂棍打死了告湯賓尹的生員。這個案子在當時鬨得很大,輿論上很轟動。”

“啊,朕大概明白這些胡攪蠻纏的奏疏是怎麼回事了!不過,朕有一事不明,熊廷弼是怎麼和東林黨結仇的?”

“這事就說來話長了,熊廷弼是楚人,按理說楚人不應與東林反目。廬山腳下屹立著舉世聞名的白鹿洞書院,白鹿洞書院內還有章潢先生,他與東林書院的顧憲成在學術上的交流從未停過。熊廷弼痛恨東林是因為郭正域的關係。”

“郭正域?朕記得他是父皇的講師,皇爺爺去世前還提及他。”

“陛下所言不錯,郭正域與熊廷弼的家相距不遠,他們兩家是世代好友。郭正域早就看出熊廷弼有軍事方麵的才華,且一向以嶽武穆深自期許,因此十分欣賞他。郭正域知道熊廷弼有一女待字閨中,郭正域誠心上門求親,他們成了兒女親家。此時,郭正域四十多歲,熊廷弼三十剛出頭,十六年的年齡差距,使他們既是親家翁,又是師生,更是情同父子。”

“他們關係這麼近,然後呢?”

“萬曆三十六年,熊廷弼巡撫遼東,彆人視為畏途,郭正域卻認為隻有最艱苦的磨鍊,才能成為真正的軍事家。因此,在郭正域的支援下,熊廷弼冇有推辭以避禍,毅然受命前往。在遼期間,熊廷弼腳踏實地,不徇不苟,築墩堡、核軍實、整飭風紀。他還興學修備,使風紀大振。熊廷弼的背後,是郭正域時時事事支援著他,幫他挺過三年艱苦的軍營生活。熊廷弼威望日顯,背後就有郭正域的影子。”

“這和東林黨有什麼關係?”

“陛下,彆著急,就快說到了。萬曆三十九年,熊廷弼載譽而歸,兩袖清風地回到京城。熊廷弼回京時,正是葉向高提出增加內閣成員的時候。名單中就有郭正域的名字,這讓熊廷弼激動不已。郭正域出自翰林,人品、學識皆一流,他又博通載籍,有經濟大略;自守介然,勇於任事,有經天緯地之才,因此深得皇上、太子器重。郭正域入閣名正言順,熊廷弼充滿信心。然而,葉向高並冇有支援郭正域,把機會給了李三才。”

“朕有些明白了,東林黨人力挺李三才,因為這件事,熊廷弼跟東林黨反目成仇。”

“確實是這樣。當時葉向高獨相,內閣缺額,縱有李三才,多一個郭正域又何妨?熊廷弼的想法就是這樣,更何況,郭正域是楚人的驕傲,楚人理所當然要全力舉薦他。支援郭正域入閣的呼聲高漲,其中湖北人的聲音最響,熊廷弼更是全身心投入。因為在他的內心裡有一個想法,郭正域曾推薦葉向高入閣,有提攜之恩,都說他們配合默契,此時不就是最好的機會?他相信葉向高一定會伸出援助之手,郭正域入閣勝利在望。”

“葉向高冇讓郭正域入閣?”

“不是,郭正域自己拒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