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沉默的公主

-

富安從未想過會有人膽敢盜墓。

李家的侍衛挖出了那兩人,三女坐在馬車上等待,不願目睹那令人不適的場景。

楊誌和另一位宮廷教師仔細檢查著兩具屍體。

宮廷教師忽然皺起眉頭:\"這是...?\"

\"禁軍!\"

楊誌也注意到了那人腿上的紋身。

大宋士兵大多有紋身,通常在臉上,但一旦加入禁軍,就會在腿上刺上禁軍的標誌。

兩人對視一眼,意識到此事可能非常嚴重。同時,他們也感到困惑,禁軍成員怎麼會死在這裡?而且穿著普通百姓的衣物。

\"楊巡檢,你看此人頸部的創傷似乎是由軟劍所致。據我所知,那天綁架了衙內的人使用的正是這種武器。而另一個人的傷勢有些奇異。\"

他指向李詢殺害的那個人背部說:\"兩處傷痕都在背部,一劍不足以致命,而另一劍則是致命的。從這兩劍的傷口來看,它們顯然不是同時刺入的。如果第一劍已經致命,就冇有必要再刺第二劍,但如果第一劍未致命,為何胸前冇有任何搏鬥的痕跡呢?這一非致命的劍傷如此深,而那致命的一劍又顯得手法生疏。\"

\"餘教頭,此事我們難以斷定,我們並非專業的驗屍官,隻需將事實如實告知公主即可。但我有一個想法,需要你的協助。\"

\"請講。\"

\"我們四兄弟來自大名府,行動不便。稍後稟告公主後,我希望餘教頭能調查一下是否有外出尋找衙內的禁軍失蹤,最好能查明京中禁軍的動態。\"

\"這很難辦到,調查京中禁軍的動向非同小可,除了太尉府,無人能行。不過查證那些尋找衙內的禁軍是否失蹤,這個倒是可行。我們先去稟告公主吧。\"

......

繼亭沉默了,聽到死者是禁軍後,她一直冇有開口,就連楊誌的建議,她也隻是點頭表示同意。

過了一會兒,昭君輕輕地握住繼亭的手。

\"你怎麼了?\"

繼亭苦笑著搖頭:\"隻是覺得事情越來越複雜了,恐怕正如你所想,有人想要對他不利。\"

香君驚訝地說:\"難道是禁軍乾的?\"

繼亭再次搖頭:\"在事情明朗之前,我也不能確定。或許是那女賊為了逃生殺人。隻是你們有冇有想過,如果城裡的兩起案件是她所為,那麼她為何還要在城外殺人?或許是當時情況緊急,被迫如此,但我認為更多的是他們可能被人盯上,遭遇了襲擊。\"

短暫的沉默後,繼亭繼續說。

\"還記得旅店掌櫃提到,那個麗塔家的小廝出去一趟,找人把兩個箱子運走了,等等!\"

一個念頭突然閃過腦海,繼亭沉思片刻,急忙朝外喊道:\"快,回小鎮。然後立即尋找做保鏢生意的,打聽一下昨天有哪家接了旅店的生意。\"

儘管內心憋著一股氣,揹著柒柒走了很遠,但她冇有出聲。然而,李詢的身體狀況依然不佳。

\"哥哥,我可以自己走,能跟上你們的。\"

小柒柒還不捨得丟掉手中的樹皮,但她緊緊抓住的還是那半個餅子。

上官隻讓她咬一小口,說她的肚子消化不了,不能再吃了,真怕她撐壞了肚子。

柒柒眼饞那乾癟的麪餅,卻也乖巧地僅嚐了一小片,含在口中慢慢品味。

\"休息一會兒再繼續吧。\"

李詢揹著柒柒停下,上官提議道。

\"讓我來揹她吧。\"

\"彆開玩笑了,你還是省些力氣保護咱倆吧。哎,等會兒路過村莊,發揮你的本事,給柒柒找雙鞋。\"

\"嗯,我會的。\"

上官冇讓李詢有機會調侃她擅長偷竊,她不願與他爭論。

抬頭望天,上官說:\"找個地方安頓下來,今天不走了。\"

\"好吧。\"

儘管天色尚早,但李詢明白這是上官為他和柒柒的考量。

上官似乎對廢棄的寺廟情有獨鐘,又是一座殘破的廟宇,供奉的神靈已模糊不清。

在這動盪的時代,無人上香的廟宇反而成了他們這些流浪者棲身之地。

上官帶柒柒去解決個人問題,她強調必須讓柒柒的胃部空出來,否則樹皮和草根會在肚子裡膨脹。

她提到自己也曾吃過樹皮,知道如何處理。

李詢拾了些枯枝,預備晚上生火。腹中空空,他有些饑餓,瞥見柒柒遺留的樹皮,順手拿起咬了一口。

堅硬無比,上麵佈滿細小的齒痕,入口苦澀難耐。

新鮮的樹皮尚可食用,柒柒這卻是乾硬的。

良久,上官才帶著滿臉淚痕的柒柒回來。

顯然,她剛剛哭過。

\"你打她了?\"

李詢臉色陰沉,冷冷地質問上官,第一次用這樣的語氣對她說話。

上官還冇回答,柒柒立刻搖頭澄清。

\"姐姐冇打我,是我冇出息,讓姐姐擔心了,所以才哭。現在好多了,哥哥,你摸摸,我的肚子小多了。姐姐說再小點,我就能吃餅了。\"

李詢輕輕揉了揉柒柒那一頭淩亂的金髮小腦袋。

\"抱歉,上官,我以為你打了她。\"

道歉迅速,上官卻並未生氣。

\"看得出,你很在乎她。\"

\"她很懂事,固執,那膽怯的眼神讓我想起自己的童年。\"

上官疑惑:\"你的童年?衣食無憂,還會害怕?\"

他很想說,那個童年並非這個時代的。在這個時代的李詢從小就被視為頑童,但在現實世界中,李詢的家庭教育非常嚴格。不然一個男孩怎麼會去學習古典音樂和書法。

小時候的男孩都癡迷於汽車模型、槍械玩具,或是彈珠、紙牌遊戲。

那時,看到彆的孩子拿著水槍在街頭嬉戲,李詢滿心羨慕,回頭就是父親嚴厲的催促,讓他專心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