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遼國皇後

-

“真的嗎?”蕭山山拿起茶盞,倒了點酒準備嚐嚐。

但她兄長按住她的手,微微搖頭。

“這個宋人恐怕不隻是茶葉商人那麼簡單。

這種酒在宋朝應是珍品,他能弄到,身份必定不凡。

“或許你多慮了,這壺酒可能隻是他高價購得的。

蕭山山的兄長沉默片刻,依舊搖頭。

“你不該直接飲用,萬一酒中有毒呢。

“哥,你真是謹慎。

我隻是隨手捉了他,況且他還給仆人一壺,我看得很清楚。

”儘管這麼說,蕭山山還是從發間拔出一根銀簪,放進酒中試探。

見顏色未變,才淺嘗一口。

“不太習慣。

”蕭山山搖頭。

這時,負責照料李詢的侍女悄聲來到她耳邊稟報。

蕭山山滿意地點點頭,臉頰不自覺地泛起一抹微紅。

“行了,既然他已經洗漱完畢,就給他換上潔淨的衣物,再把他的手腳綁好,放入車內。

隨我進宮,去見我的姑姑。

......

遼國皇宮內,李詢身披鮮紅的衣裳,彷彿新婚的郎君。

他醒來發現自己被束縛,身旁就是蕭山山。

他偷偷瞄了一眼,不知馬車將駛向何方,決定先觀察情況再說。

“姑姑,你看,這是我為自己挑選的夫君,你覺得如何?”蕭山山一臉頑皮,牽著一位二十**歲的美麗婦人。

婦人頭上的珠翠輕輕搖曳,一隻金鑄的鳳凰栩栩如生,繁複的圖案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擺動,彷彿隨時會振翅飛翔。

華麗的服飾,華貴的袍服,即便此刻遼國的天氣已轉涼,但這座大殿內卻溫暖如春。

婦人赤足踏在精緻的地毯上,塗著紅色指甲的腳趾更顯嬌媚。

蕭山山稱呼她為姑姑,蕭氏一族始終是遼國的皇族之後,在遼土,耶律是帝王的象征,而蕭氏則是皇後之源。

自遼建國以來,兩族的關係便是如此牢固。

難道眼前這位美得令人窒息的女子就是皇後?李詢心底不禁有些難以置信。

鳳釵點綴,華服加身,大殿四周的佈置無不彰顯著主人的尊貴地位。

貴婦輕輕頷首,嗓音中透出一絲溫婉的柔弱。

\"山山,你真的決定是他了嗎?\"

\"嗯,就是他了,這個人很有趣。

\"

\"有趣?怎麼個有趣法?\"

蕭山山似乎瞭解姑姑的婚姻並不如意,剛纔脫口而出,此刻卻有些不知如何繼續。

當今遼國皇帝耶律延禧昏庸無道,幾年前親自率軍征伐金國,卻慘遭大敗,隨後遼國內部動盪不安,使他精神緊繃,久而久之忽視了皇後。

蕭山山謹慎地瞥了姑姑一眼,慎重其事地說:

\"姑姑,姑父仍然不理朝政,獨自...\"

蕭山山話未說完,見姑姑輕輕歎了口氣,便不再言語。

過了片刻,皇後蕭青兒纔開口:\"你來了,去見見你的姑父吧。

\"

蕭山山微微點頭,望了一眼仍躺在地上的李詢。

\"那我去看看他,順便談談我的婚事。

\"

李詢聽出些異樣。

蕭山山的婚事,即使要告知遼國皇帝,也應由身為妻子的皇後傳達,如今卻要蕭山山親自開口,這顯然不合常規禮製。

而且,蕭山山的話語中流露出明顯的不敬之意。

他眯起眼睛,目送蕭山山離去,又見那位美貌婦人好奇地蹲下審視自己,李詢心中湧起一股衝動。

就像男子麵對柔弱美女時難以剋製的衝動。

男子麵對嬌柔女子,總會衝動,這是大多數男性的通病,即使是聖人也無法免俗。

而且他瞬間想到一條逃離蕭山山掌控的途徑,有那位強悍的蕭山山在,自己這副身軀恐怕難以招架,但眼前這位是皇後,她看似柔弱無比。

李詢這次的選擇看似正確,然而最終的結果...

他猛然睜開眼睛,嚇得蕭青兒一怔,蹲著的身體瞬間向後倒去。

\"你,你什麼時候醒的?\"

驚恐的聲音響起,她儘力壓低音量。

畢竟,一個陌生男子在她的寢宮裡,若是傳出去,後果不堪設想。

李詢理解這一點,於是不疾不徐地說:\"您是皇後吧!彆擔心,我不會傷害您,隻是蕭山山捆綁得太緊,手腳都麻了,能幫我解開嗎?\"

\"不可以,你還是乖乖躺在那裡吧。

\"

蕭青兒起身,打算離開這裡,至少要避開這個男子的目光,他的言談舉止太過冷靜,顯然心機深重。

身為皇後,她具備這樣的洞察力。

然而,她如何能抵擋住武曲李詢的算計?眼見女子欲離去,李詢連忙撲上前,滾至蕭青兒足邊,奮力掙脫束縛,環抱住她纖細的腳踝。

蕭青兒正要驚叫,李詢已抬頭窺視她的裙底。

一片漆黑!

掀開裙襬,李詢悄聲警告:“彆出聲,否則我倆同歸於儘,蕭山山也會喪命,因是她使我困於此地。

李詢在威懾她,他的生死確鑿,但皇後和蕭山山無恙。

不過,二人會深受重創,甚至蕭家也將遭受嚴重打擊。

蕭青兒心知肚明,遼國局勢動盪,一絲波瀾都可能導致崩潰。

她低頭,怯懦又溫順,儘力按住裙襬,看著男子緊抱她的雙腿,輕聲問道:

“你,你想怎樣?”

“嗬嗬,如此美麗的皇後,我渴望一親芳澤。

李詢直白表達意圖,但他是否真會行動,自己也未定。

他隻想借皇後之力逃離此地。

然而,蕭青兒麵色緋紅:“不可以,你不可以這樣做。

有些男子,偏偏在女性拒絕時更顯執著。

李詢的手開始不安分,沿著她的腿向上遊移。

此刻的局麵,李詢已豁出去,大不了以死謝幕。

但若攜一皇後共赴黃泉,或許在大宋會名聲大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