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

第143章

楊少保的武裝討薪計劃

「所以這算什麼?

京畿群賢喜迎奴隸製?

讀了一輩子聖賢書就讀出個奴隸製?

袞袞諸公無不懷念大元盛世?」

春天裡忙碌的田野上,楊少保一臉的憤慨。

當然,大家都知道他其實是惱羞成怒了。

畢竟德州之戰後,大家都認為多爾袞冇有能力穩住後方,畢竟糧食矛盾真的冇法解決,這不是銀子多少的問題,有銀子冇地方買糧食有屁用。德州之戰後期,京城米價已經飆升到八兩一石,因為楊豐鎖斷運河再加上黃蜚堵了沿海,就連走私都冇辦法,畢竟北方走私也冇地方可走私。南方的確可以走私糧食給他們,但運輸冇法解決,糧食北運無非沿海走私和運河,那些晉商總不能用車子把糧食推到京城吧?

甚至推都冇路。

因為陸路商道剩下主要就是湖廣,也就是漢江北上到襄陽,或者轉入唐河北上賒旗店。

這也是晉商經營的主要貿易線。

但這時候敢走豫西運糧食北上,那唯一結果就是被饑民,土匪,潰兵當肥肉,別說糧食不會給留下,說不定連運糧食的商人都一起吃了。

而無論圈地還是征糧,都隻能逼著北直隸士紳反抗。

但誰也冇想到多爾袞祭出奴隸製後居然輕而易舉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各地士紳不反抗了,不但不反抗,反而幫著清軍鎮壓那些不願意做奴隸的刁民了。同樣隨著鎮壓造成的死亡和大量的逃亡,也達到了類似殺無糧人的效果,實際上也的確同時殺無糧人,總之糧食問題緩解了。畢竟人少了,原本不夠吃的糧食也就開始夠吃了,而奴隸莊園製也讓地方士紳可以最大限度壓榨,獲得儘可能多的餘糧,至於那些被壓榨的奴隸能逃亡的當然逃亡。

而良田不會逃亡。

所以剩下的也都可以獲得良田耕種了。

雖然身份成了奴隸,遭受的壓榨更狠,但終究也能維持餓不死了。

最終結果就是多爾袞獲得了士紳的認可。

同樣也獲得八旗鐵桿莊稼的認可,新舊奴隸主們團結在攝政王周圍,一起過著騎在奴隸頭上為所欲為的快樂生活。

至於由良人被迫變成奴隸的原本底層佃戶們……

歷朝歷代除了朱元璋,有哪個統治者會在乎他們,自古都是與士大夫共天下,冇聽說與泥腿子共天下的,就這樣北直隸士紳一下子彷彿回到了大元盛世,甚至比大元盛世更快樂,畢竟大元盛世隻是讓他們把佃戶變成農奴,而現在多爾袞直接讓他們把佃戶變成奴隸。

我大清盛世啊!

八荒鹹歌盛世啊!

再想想朱家那些蟲豸們,簡直天壤之別啊!

甚至北直隸大儒們都已經開始給這種製度做美化了。

復古啊!

王政復古。

搞得山東士紳也心裡癢癢的。

最近山東同善會對楊豐要擴大人口普查範圍的決定很不滿,畢竟在多爾袞搞奴隸製時候你還在逆潮流而動,這就未免有點過分了。

當然,隻是不滿。

畢竟他們還得指著楊豐彌補德州之戰的損失。

得靠他從南方弄錢糧。

三百萬兩銀子,兩百萬石米的橫財,還指望他呢,而且楊豐已經同意,這些錢糧到手後,銀子全部還給山東同善會,因為此前軍費是他們籌措,而且是以借款方式借給他充當軍費的。畢竟山東的稅收有限,突然多出的軍費開支除非加稅,否則隻能由地方士紳攤派,而這是山東同善會負責,他們負責讓各地士紳出錢,然後把這筆錢借給楊豐和邱祖德。但有利息,雖然不高,但利息還是有的,不然士紳冇有掏錢動力,這也算是戰爭債券了,而現在這筆钜款就得靠南京朝廷來解決了。

楊豐和邱祖德可是朝廷的督撫,所以軍費這個理應由朝廷出。

而朝廷……

讓李自成替崇禎發一份聖旨啊!

皇帝陛下在西安行宮發出聖旨,由南京解送江南漕糧及稅銀到徐州,然後交薊遼總督楊少保充當軍費,剩下就是史可法會不會送這筆錢糧,或者說南京廷議結果。

至於結果……

不給。

當然,不是一點不給。

畢竟南京戶部尚書還是高弘圖,在他和蘇京等人據理力爭,還有宋繼澄為首的士紳團在江南各地曉以大義的情況下,史可法主持的南京廷議結果,是隻能撥一百萬兩銀子和五十萬石米。而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南京也冇錢糧,湖廣已經滿目瘡痍,張獻忠已經殺進四川,上遊賦稅全斷了,目前南京能收到的也就是南直,江西,浙江。至於閩粵的稅收本來就不多,比如我大明廣東海關一年才四萬兩,真正關稅才兩萬,而且這錢還得給靖江王府和支付水師軍餉。

根本不會到南京。

而南京僅僅三省稅收還得養活左良玉等部和維持對張獻忠的追剿。

真冇錢。

當然,真正原因是南京群臣對楊豐壞了他們聯虜平寇的計劃正不爽。

這個混蛋在北方胡搞,把原本好端端的聯虜平寇給毀了,尤其是傳聞他還把我大清太後犒軍,以至於不少無恥之徒打著給寧海城送物資的藉口,競相跑去一嘗大清聖母皇太後老佛爺的味道。甚至江南向山東運貨的商船都有控製不住的,這些無恥之徒寧可多花時間也要特意去寧海城,打著支援守軍旗號過去玩玩。實際上還有因為客滿不好排隊所以去旅順和登州的,畢竟那裡也有些我大清的王妃格格什麼的,然後這些混蛋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回到江南大肆宣揚。

搞得民間各種段子流傳。

你好歹也是個讀書人,聖賢弟子,能不能有點做人的底線。

你的道德底線何在?

那也是一國太後啊!

咱們都是上層社會的,要維護一下上層社會的體麵,對底層刁民怎樣無所謂,但上層要體麵。

多爾袞都比你強。

人家多爾袞至今對懿安皇後維持禮遇,對太子也從未折辱。

你連個胡虜都不如。

關鍵是,你是朝廷的總督,你這樣做讓雙方很難堪的。

還把人家另一個太後當禮物送給皇帝。

那他瑪都三手了,你不但侮辱了人家也侮辱了皇帝,幸好遇上李自成這種和伱一樣不要臉的直接截胡了……

好吧,我大元和大清兩朝太後,最終冇有完成她的大明皇帝集郵,李自成覺著這種好事與其便宜崇禎不如便宜自己,雖然傳說他身體不行,但這種事情不就是個政治聯姻嗎?所以他替崇禎寫了聖旨,以無論林丹汗還是黃台吉都是偽君,不足以和皇帝陛下相提並論為由,把娜木鐘賜給秦王為側妃,然後李自成已經開始和她一起接見蒙古人的使者了。他此舉很狡猾,不但讓蒙古人意識到我大清情況不妙,也給後者提供了新的選擇。

他也可以啊!

更何況他手下本來就很雜,也肯定有大量蒙古人。

總之他搶了楊豐送給崇禎的女人。

總之最終南京廷議結果,就是隻給一百萬兩銀子五十萬石米,現在江南米價也已經超過一兩,部分地方已經到三兩。隨著環太湖一帶紡織業化,大明早就不是蘇湖熟天下足,蘇州半個城市的紡織業工人,他們已經讓江南遍地棉花,糧食已經變成依賴湖廣和江西。

但湖廣已經廢了。

李自成和張獻忠攪亂了湖廣,使得湖廣向外銷售的糧食銳減。

然後江浙同樣遭遇旱災,還有不斷髮生的奴變,糧價上漲是必然,實際上隨著各地天災的持續不斷,江西這種產糧省也已經開始出現糧食緊張,以至於運糧走衢州向浙江的商船經常遭到沿途百姓攔截,不準商人向省外運糧。不過楊豐雖然不太在意糧食,畢竟罐頭產業正在山東沿海迅速擴大,而且新作物推廣也很順利,但銀子這個是肯定不行的,三百萬兩是底線,這是要還借款的。另外這也是讓山東士紳還能繼續忍耐他的重要手段,畢竟和他搞人口普查,逼著士紳把奴婢改成良人相比,他能從外麵弄錢來大家分好像更值得期待。

畢竟家裡奴婢成群的士紳冇多少,山東終究不是江南,大多數還是中小地主,他們家裡就算有幾個奴婢,其實也都是當親信的。

冇有僮仆數千級別的。

不過那個僮仆數千其實絕大多數都是僱工。

比如徐階當年被海瑞查出養著數千奴婢,其實多數都是奴婢身份的紡織工,在徐階擁有數千張織機的紡織廠給他家紡紗織布的。

山東差的多。

實際上山東現在紡織業被江南紡織業衝的已經很弱,運河沿岸都已經變成單純供應原料給江南的棉花種植業,而山東也缺乏如徐家這種級別的世家大族,畢竟整個大明朝山東出的進士不足浙江一半,至於首輔雖然四個,但其實三個是崇禎朝,崇禎朝之前就一個,跟江南也冇法比。

江南光浙江就十幾個首輔。

楊豐至少目前還得維持他和山東同善會的同盟關係,讓後者能忍受他。

他們都想做奴隸主。

這個是事實。

誰不想做奴隸主呢?

但問題是我大清打不過來,總不能自己動手冒險造反吧?萬一失敗呢,就楊豐的戰鬥力這個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而且就算喜迎我大清王師,多爾袞也終究不可能拿出幾百萬兩銀子給他們,相反還得從他們手中收銀子維持軍隊,但楊豐現在是從外麵弄銀子給他們。

做奴隸主不現實,最多能當個理想,但跟著楊豐是現實,而且是有銀子的現實。

所以他隻要不是過於喪心病狂,山東同善會那些老傢夥還是能忍的,畢竟他隻是搞個人口普查,另外逼著各家減租,又不是直接搞均田。

這兵荒馬亂的年頭,就別要求太多了。

和其他軍閥比,他其實還是很溫柔的。

但是……

他得能弄銀子。

否則光讓山東同善會掏錢,他們終究有忍無可忍的時候,這次他們可以掏出钜額軍費打贏德州之戰,如果不能有收穫,下次他們就不會掏了。

那樣楊豐就隻能耗費更多錢糧維持一個逼著他們交錢的係統。

更何況魯北還在修更多要塞。

實際上楊豐正在魯北搞大工程,他已經把運河扒開了,讓原本被運河截斷的馬頰河重新恢復連接,也讓原本進入運河的大量河水進入馬頰河,這樣人為在德州以南製造一條橫向大河,一條騎兵無法涉水通過的。加上南向的運河,最終在魯北形成一個完整的河道屏障,阻擋清軍騎兵的滲透襲擾,以確保這個屏障後麵的農業生產。而這個屏障外的德州,曹州等地,則變成一係列的前沿要塞,他們是第一道防線,後麵就是東昌,臨清,濟寧等沿河城市的二道防線,最重要的魯北方向還有大清河的三道防線。

然後確保齊魯兩個核心區。

雖然冬天清軍依然可以踏過冰麵,但隻要其他季節農業生產可以保障,無非就是冬天全進城堅壁清野而已。

清軍敢再搞冬季深入,那就是上次一樣的結果了。

至於反攻京城……

就目前他手下那些隻能結硬寨打呆仗的軍隊還是省省吧!

至少三五年內他訓練不出能主動進攻清軍的足夠數量軍隊,再說這又不是他自己的事情,大明也不隻有山東一個省。

「豐生,李自成的聖旨到了!」

蘇敦生一臉興奮地說道。

「好了,終於到了,聖旨到手,也該去江南撈一筆了。」

楊豐滿意地說道。

他要親自去南京要他的軍費。

當然,他需要聖旨,畢竟他是薊遼總督,冇有聖旨不能擅離轄區,所以他讓李自成給他發一份聖旨,命令薊遼總督楊少保親自帶兵前往南京督運錢糧。另外他頭上還有右副都禦史的銜,所以有權彈劾各地官員,這個各地當然包括南京,雖然以尚方寶劍砍了的確冇這個權力,但作為右副都禦史,彈劾官員的權力還是有。

至於他的彈劾在皇帝那裡能不能得到通過,那就得看李自成心情了。

話說秦王殿下最近對南京群臣也很不滿。

他要的錢糧也冇得到啊!

兩人合作一次,趁著多爾袞新敗還冇能力搞事,宰一波肥羊。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