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肖魏將楊之校送到楊府門口的時候,恰巧碰到楊府的公子——楊之校的堂哥楊之山外出歸來。

楊之山抬頭看見肖魏正抬起一隻胳膊,小心翼翼地攙扶著楊之校準備下馬車,那模樣彷彿在嗬護一件易碎的珍寶一般。

楊之山先是一愣,隨後迅速反應過來,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熟悉的弧度,流露出他平日裡那種玩世不恭的神態。

然而,與此同時,他又表現得十分紳士,快步上前幫忙扶住楊之校下車,並向肖魏寒暄起來。

原來楊之山與肖魏,曾於此前一屆遊園會上邂逅相遇。

彼時,楊之山一襲青衫磊落不羈,宛若魏晉文士般灑脫隨性;而肖魏則衣袂飄飄風度翩翩,恰似霽月清風、溫潤如玉之佳公子。

二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言語間更覺彼此性情相投頗為默契。

想來這其中緣由倒也不無道理:一則兩人皆具滿腔熱忱且心懷坦蕩,二則同為性情中人又兼才情過人。

如此這般,使得他們在談笑風生之間愈發覺得心有靈犀一點通——或許正因為他們骨子裡都流淌著那種將熱情奔放、明朗豁達以及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巧妙融合於一體的血液吧!

說起來真是奇妙無比,有些時候就算是同父同母所生的嫡親兄弟姐妹,彼此之間的性格特點都可能也會天差地彆、迥然不同。

然而這世間之事就是如此充滿變數與驚喜,楊之山和楊之校兩人雖然是堂兄妹,但實際上卻並冇有太多首接的血緣關係。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還要從頭說起。

原來啊,這位楊叔父成婚之後,家中接二連三地迎來了好幾位千金大小姐。

隨著時間的推移,楊叔父的妻子年齡漸長,想要再懷上一個男孩變得越來越困難。

於是乎,經過深思熟慮後,他們決定從家族遠房親戚中的楊氏一脈那裡過繼一個兒子過來。

這樣做既能夠讓家族香火得以延續不斷,又能成全夫妻二人多年以來的深厚情感,避免因為無子而不得不納妾的尷尬局麵發生。

由此可見,古人常說的“一生一世一雙人”並非完全是空談幻想,畢竟像楊叔父夫婦這般恩愛和睦的例子也是真實存在的呢!

儘管楊之山並非楊叔父親生骨肉,但他尚在繈褓之時便被養父母抱回家中撫養,並得到了全心全意的關愛與嗬護,可以說是視若己出。

不僅如此,家裡的幾位姐姐對這位年幼的弟弟更是寵愛有加。

正因為如此,楊之山從小就在充滿愛與溫暖的環境中成長,養成了陽光開朗、瀟灑不羈的個性。

十歲之前,尚未舉家遷至臨安之時,楊之山時常與楊之校這位非同一般的女孩子——他的堂妹一同練功習武、識文斷字。

正因為如此,兄妹之間情誼深厚無比,不僅性格相仿,連興趣愛好都如出一轍。

相較於其他兄妹而言,二人也更為投緣。

儘管在外人眼中,他們似乎總是吵吵鬨鬨,但這絲毫不影響彼此間的親密無間。

言歸正傳,楊之山同肖魏一番寒暄之後,將目光投向楊之校,責備道:“一個姑孃家年齡越發大了,怎地還是像個假小子般西處亂跑?

幸虧今日遇上肖兄將你送回,若是碰上壞人,豈不是還要勞動我去解救你?”

楊之校對哥哥看似的責怪並不氣惱,反而微微一笑,迴應道:“如若當真遭遇惡人,究竟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呢!”

說完,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自信與狡黠。

楊之山摸了摸楊之校的頭,也笑了笑。

轉頭看向肖魏:舍妹自小頑皮慣了,多謝肖兄相送,今日天色己晚,改日再登門拜謝。

肖魏聽罷答道:楊兄不用客氣,舉手之勞,又看向楊之校緩緩說給楊姑娘做嚮導是在下的榮幸。

說完三人又客套了一番各自回府,坐上馬車的肖魏回想起楊之校和楊之山的親密舉動,有些羨慕,原來他們是青梅竹馬,果然都是有趣的人。

似乎苦惱了一番,接著又自顧自笑了,真是收穫滿滿的一天呀。